首页 | 卓越绩效 | 山东品牌 | 质量工程师 | 设备监理 | 质量教育 | 下载专区 | 质量创新 | 顾客满意度 | 质量竞争力 | 精益生产 | 品牌策划 | 协会简介 | 联系我们
首页 >> 新闻动态

省委、省政府印发《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》
发布时间:2023-04-10 15:54:10     浏览次数:4960
 

省委、省政府印发

《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》

近日,省委、省政府印发《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》,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。

《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》主要内容如下。
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,统筹推进质量强省建设,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精神,结合山东实际,制定本纲要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紧紧锚定“走在前、开新局”,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,着力提升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,培育以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质量、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,全面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,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质量支撑。

(二)主要目标。到2025年,质量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,以质量促发展、保民生能力持续增强,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、满意度不断提升,质量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——产业质量竞争力走在前列。质量创新能力不断提高,产业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,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,现代农业、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,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,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,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,建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,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特征更加明显。

——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%以上,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%,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,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,服务质量满意度稳定在满意区间,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综合评价分数达到86。

——品牌高端化建设成效突出。多领域、分层次的品牌体系基本建成,品牌培育、发展、壮大的促进机制更加健全,“好品山东”等品牌规模进一步壮大,品牌运营能力不断增强,引领产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方向发展。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30家以上,培育产业集群品牌30个以上。

——企业质量发展能力显著提高。企业质量创新机制更加完善,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健全,质量人才队伍更加强大。“领航型”龙头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融通发展,全员、全要素、全过程、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广。培养造就一批首席质量官、建筑工程大师、齐鲁大工匠、卓越工程师、质量工程师等质量骨干人才。

——质量基础设施运行规范高效。质量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、管理体制更加优化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效。新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,国家质检中心数量达到50家,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达到100个以上。

——质量治理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。质量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,质量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,智慧监管、信用监管、综合监管体系有效运行。市场主体质量意识显著增强,全社会质量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,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。

到2035年,质量强省建设卓有成效,质量竞争型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,先进质量文化深入人心。

二、铸就产业质量竞争新优势

(三)提升产业基础质量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,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。开展材料质量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验证。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、数字智能、网络技术深度融合,提高生产制造的敏捷度和精益性。加快基础软件技术研究应用,提升先进制造领域嵌入式软件质量,丰富软件适配平台、试验测试环境、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供给。

(四)优化产业质量生态。坚持产业发展与质量提升同频共振、一体推动。精准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推行全面质量管理,提升质量水平。推动企业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,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,加强知识产权合作,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。开展重点行业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,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,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。推行绿色设计、绿色制造、绿色建造,实施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,建设绿色供应链。鼓励产品研发制造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推广定制化服务、共享制造、全生命周期管理、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。

(五)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。以“十强产业”为重点,大力开展优质产品基地建设,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产业链条完整、质量稳定可靠、创新力强的产业集群。创新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,组建质量标准创新平台,畅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,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,争创国家级集群。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,培育壮大一批种业企业和育种综合体,争创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推进数字经济、医养健康、精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建设。加强先进技术应用和质量管理创新,形成质量卓越产业集群。鼓励产业集群所在地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。

(六)强化区域质量发展示范。全面优化质量发展格局,健全区域质量合作机制。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、青岛都市圈创新质量管理理念,发挥产业质量优势,开展区域质量协同发展试点,探索有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径。聚焦胶东经济圈特色海洋资源,全面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,打造全国科技与新产业引领区、世界领先的现代海洋和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。支持鲁西、鲁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促进支柱产业质量升级,铸就质量发展比较优势。持续开展质量强县(市、区)创建活动,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,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,推动更多城市进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行列,争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。


三、提升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水平

(七)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,持续推进“食安山东”建设。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监测监管力度,持续打击禁限用药物违法违规使用行为。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,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、分等分级。加强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。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。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。充分发挥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作用,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、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,加强乡镇(街道)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规范化建设,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,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。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,推动食品企业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,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,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。实施“品质鲁药”建设工程,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,健全省市县药品检验检测体系,全面提升药物警戒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。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,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。

(八)推进消费品工业品质量提升。深入实施消费品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专项行动,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,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,扩大智能家电、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品供给,增加老年人、儿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。实施质量可靠性筑基工程,大幅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,持续提升产品稳定性、可靠性、一致性。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,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。鼓励企业通过个性化设计、柔性化生产、智能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。推进消费品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。

(九)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提升。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,突出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,压实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单位主体责任。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,提高全过程质量管控水平。严格工程质量监管责任,强化省市县三级监督保障机制建设,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,实施差异化、全过程、全链条监管。加强建材质量监管,开展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,落实建材生产单位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,完善质量追溯机制。积极发展BIM设计、智能施工、智能运维,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,发展装配式建筑、绿色建筑,加快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。加大公路水路工程质量监管力度,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规范,提升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。推进智慧交通、智慧港口建设,实行精品制造和精细管理。开展数字水利建设,提升对河湖水系、地下水、水利工程等涉水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智慧感知能力。

(十)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。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支持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,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,持续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开放,努力构建优质高效、布局优化、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。以创新、标准、品牌、满意度监测等理念方法引领服务质量提升发展,助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。开展优质服务标准建设行动,健全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,实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,推行优质服务承诺、认证、标识制度,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市场主体和知名品牌。在物流、商务咨询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领域,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创建行动;在大众餐饮、家政服务、物业管理、房屋租赁、旅游等生活性服务领域,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;围绕城乡居民优质便利生活需要,合理布局便民服务设施,持续增强城乡教育、养老服务、基本医疗、文化体育、口岸公共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能力,加快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、智慧城市、数字乡村建设,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。加大服务质量监管力度,持续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,探索开展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。